格魯派(黃教)
「格魯巴」,黃教,是現今西藏最大的教派。黃教主張僧眾嚴持教規,崇尚苦行,禁止娶妻,故名格魯巴 (「格魯」
在藏語中是「善道」的意思)。格魯派大師宗喀巴針對當時西藏各地教規鬆弛、逐漸失去民心的情況,力主嚴格教規,重振佛教,並以黃色僧帽為其象徵,所以人們也把格魯派稱作「黃教」。
格魯派(格魯巴)有時又稱之為新噶當派,其創始人宗喀巴(1357~1419)為噶當派的改革者。噶當派乃根據印度大師阿底峽的教義而發展,對11世紀藏傳佛教產生極深遠的影響。宗喀巴在未來佛彌勒的感召之下,便致力於佛教教義的闡揚。其教義包含佛教理論及實踐各方面,並以系統、明晰和深入淺出著稱,如循序漸進的成佛之道修行次第就易於修行者所接受。在吸收了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,加上自己對顯、密教義方面的獨到見解,形成了自己的體系,寫出一百多種重要著作。宗喀巴學成之後,重新造《中觀論》。爾後成為黃教始祖。宗喀巴拜讀阿底峽的「菩提道第論」,有所領悟,自己也造了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此論是格魯巴極重要的著述。
15世紀初,噶魯派在西藏拉薩附近相繼建立了噶丹寺以外,還有色拉寺、哲蚌寺和扎什布倫寺,號稱格魯教的四大寺。宗喀巴去世後,格魯派勢力日漸強大,並又傳入四川、青海、甘肅、蒙古等地,為今天藏傳佛教中最主要的流派。
格魯派教規嚴格,僧人不准結婚,宗教領袖採取轉世相承的辦法,出現「達賴」和「班禪」兩大活佛體系。在歷代達賴喇嘛的領導下,格魯派日益發展狀大。從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開始,達賴喇嘛獲得了世俗和宗教兩方面的權力。17世紀下半葉,五世達賴喇嘛在拉薩修建了布達拉宮。藏傳佛教在他的領導下傳播到中國、蒙古以及更遠的地區。
格魯六大寺:(一)甘丹寺 (二)哲蚌寺 (三)色拉寺 (四)扎西倫布寺 (五)拉布楞寺 (六)塔爾寺
本文截取自奇摩知識
最新訊息
最新法會結緣品
熱門文章
-
「仁舍丘都」全名為以佛的舍利為主,集西藏、印度無數大成就者的舍利、甘露及湯則,綜合而得最尊貴難得稀有之母甘露丸。 --甘露母藥丸內容說明-- 1. 釋尊住世時期 , 印度國王馬計扎於修法皈依時 , 需要一個觀想依靠的對象 , 釋迦牟尼佛則親自授予的舍利 .( 此物由桑耶寺得到 )...
-
瑪吉拉尊亦叫拉尊媽,是密宗支派喜解派及覺宇派的祖師。她是印度七成就者帕當巴桑結的再傳弟子。 帕當巴桑結先後到過西藏五次,主要活動於衛藏的南部。相傳他在第三次進藏時把覺宇派的教法傳授給交頓釋迦也協,和雅隆瑪熱色波。雅隆傳下...
-
勝樂金剛,亦名上樂金剛,是藏密中無上瑜伽部的母續本尊,是新派密續非常重視之一本尊,噶舉巴(白教)中特別重視之,如按一般修持次第法門,則必先修習勝樂金剛之生起圓滿二次第法,方可進修大手印法。 本尊形相有一面二臂與四面十二臂等數種,所抱佛母名金剛亥母(多傑帕摩),以雙運相顯現表徵成佛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