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魯派(黃教)
「格魯巴」,黃教,是現今西藏最大的教派。黃教主張僧眾嚴持教規,崇尚苦行,禁止娶妻,故名格魯巴 (「格魯」
在藏語中是「善道」的意思)。格魯派大師宗喀巴針對當時西藏各地教規鬆弛、逐漸失去民心的情況,力主嚴格教規,重振佛教,並以黃色僧帽為其象徵,所以人們也把格魯派稱作「黃教」。
格魯派(格魯巴)有時又稱之為新噶當派,其創始人宗喀巴(1357~1419)為噶當派的改革者。噶當派乃根據印度大師阿底峽的教義而發展,對11世紀藏傳佛教產生極深遠的影響。宗喀巴在未來佛彌勒的感召之下,便致力於佛教教義的闡揚。其教義包含佛教理論及實踐各方面,並以系統、明晰和深入淺出著稱,如循序漸進的成佛之道修行次第就易於修行者所接受。在吸收了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,加上自己對顯、密教義方面的獨到見解,形成了自己的體系,寫出一百多種重要著作。宗喀巴學成之後,重新造《中觀論》。爾後成為黃教始祖。宗喀巴拜讀阿底峽的「菩提道第論」,有所領悟,自己也造了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此論是格魯巴極重要的著述。
15世紀初,噶魯派在西藏拉薩附近相繼建立了噶丹寺以外,還有色拉寺、哲蚌寺和扎什布倫寺,號稱格魯教的四大寺。宗喀巴去世後,格魯派勢力日漸強大,並又傳入四川、青海、甘肅、蒙古等地,為今天藏傳佛教中最主要的流派。
格魯派教規嚴格,僧人不准結婚,宗教領袖採取轉世相承的辦法,出現「達賴」和「班禪」兩大活佛體系。在歷代達賴喇嘛的領導下,格魯派日益發展狀大。從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開始,達賴喇嘛獲得了世俗和宗教兩方面的權力。17世紀下半葉,五世達賴喇嘛在拉薩修建了布達拉宮。藏傳佛教在他的領導下傳播到中國、蒙古以及更遠的地區。
格魯六大寺:(一)甘丹寺 (二)哲蚌寺 (三)色拉寺 (四)扎西倫布寺 (五)拉布楞寺 (六)塔爾寺
本文截取自奇摩知識
最新訊息
最新法會結緣品
熱門文章
-
于典瑪佛母簡介 竹巴傳承不共特別大護法于典瑪(金剛玉燈女)佛母,祂是“法、報、化”三身空行母之主尊,也是一切諸佛護法中極殊勝護法。依外相而言祂是西藏永寧地母十二 尊之主尊;內祂是度母、妙音天女之化身;祕密則是智慧空行金剛亥母慈悲形像所化現。續部中記戴祂是諸佛之般若佛母,也是一髮母...
-
法王的誕生、被確認及即位為教主 經過艱難的逃亡,離開已被紅衛軍侵入的國土後,第十一世的竹巴法王由於身體衰弱,所以於1960年在他二十九歲那年,圓寂於印度布薩的一個難民營裡。後 來,為了尋覓法王的轉世靈童,第十一世竹巴法王的弟子與隨從們便依著達賴喇嘛、嘉華噶瑪巴大寶法王、敦珠...
-
格巴活佛傳承自密宗寧瑪巴(紅教),出生於西藏阿里。活佛出生前,祖汪瑟遠仁波切(蓮花生大士二十五位弟子之一的轉世),曾告訴格巴活佛的母親,她將得到一位活佛,且給予腹中的活佛一特殊的灌頂,和一些喇嘛用的法器。有一修行成就很高的老喇嘛,夢見自己等待在一大寺院之中,隨後寺院之門由活佛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