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魯派(黃教)
「格魯巴」,黃教,是現今西藏最大的教派。黃教主張僧眾嚴持教規,崇尚苦行,禁止娶妻,故名格魯巴 (「格魯」
在藏語中是「善道」的意思)。格魯派大師宗喀巴針對當時西藏各地教規鬆弛、逐漸失去民心的情況,力主嚴格教規,重振佛教,並以黃色僧帽為其象徵,所以人們也把格魯派稱作「黃教」。
格魯派(格魯巴)有時又稱之為新噶當派,其創始人宗喀巴(1357~1419)為噶當派的改革者。噶當派乃根據印度大師阿底峽的教義而發展,對11世紀藏傳佛教產生極深遠的影響。宗喀巴在未來佛彌勒的感召之下,便致力於佛教教義的闡揚。其教義包含佛教理論及實踐各方面,並以系統、明晰和深入淺出著稱,如循序漸進的成佛之道修行次第就易於修行者所接受。在吸收了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,加上自己對顯、密教義方面的獨到見解,形成了自己的體系,寫出一百多種重要著作。宗喀巴學成之後,重新造《中觀論》。爾後成為黃教始祖。宗喀巴拜讀阿底峽的「菩提道第論」,有所領悟,自己也造了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此論是格魯巴極重要的著述。
15世紀初,噶魯派在西藏拉薩附近相繼建立了噶丹寺以外,還有色拉寺、哲蚌寺和扎什布倫寺,號稱格魯教的四大寺。宗喀巴去世後,格魯派勢力日漸強大,並又傳入四川、青海、甘肅、蒙古等地,為今天藏傳佛教中最主要的流派。
格魯派教規嚴格,僧人不准結婚,宗教領袖採取轉世相承的辦法,出現「達賴」和「班禪」兩大活佛體系。在歷代達賴喇嘛的領導下,格魯派日益發展狀大。從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開始,達賴喇嘛獲得了世俗和宗教兩方面的權力。17世紀下半葉,五世達賴喇嘛在拉薩修建了布達拉宮。藏傳佛教在他的領導下傳播到中國、蒙古以及更遠的地區。
格魯六大寺:(一)甘丹寺 (二)哲蚌寺 (三)色拉寺 (四)扎西倫布寺 (五)拉布楞寺 (六)塔爾寺
本文截取自奇摩知識
最新訊息
最新法會結緣品
熱門文章
-
前傑堪布所修,印藏成就大師及四大教派“丘都”總集甘露丸中,由前世傑堪布 瑪穹仁波切的根本上師 播達仁波切所收集者,其甘露緣起由播達仁波切領101位士兵參與錫金作戰,每人由仁波切發給一根頭髮置於身上,即曰: 「此髮置於身上,如有一人中彈不回來,我即非播達仁波切。」 由於101位士兵...
-
地藏王菩薩是八大菩薩中的一位,中陰文武百尊法中也有一尊地藏王菩薩,此法對超薦拔渡地獄眾生的力量極大。接受地藏王菩薩的灌頂,不僅可消除身、口、意的罪障,也能清淨氣、脈、明點之障礙,最後得到法、報、化三身的果報。往生時地藏王菩薩及中陰文武百尊能給予亡者加持及灌頂,放光接引亡者神識...
-
二臂紅觀音“闊瓦董突”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輪迴眾生,而變幻各種不同形象應機調伏,因形象的有異而名號亦有所分別。佛陀在地藏經中說,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之眾生是最有密切因緣的,他以無量化身救度眾生,尋聲救苦,有求必應。例如,世間自在解脫苦惱之紅觀音的名號為「大悲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